前段时间看到两则关于海边安全的新闻,心里咯噔一下——有些危险,真的离我们很近。
第一则是,有人捡了个漂亮海螺拍视频上网,结果被网友紧急提醒:“这可能是剧毒的鸡心螺,千万别徒手碰!”万幸,最后人没事。
另一则更让人揪心:一个六岁孩子光脚在沙滩玩,不小心踩到一条死鱼,第二天就脚痛、呕吐、发高烧,最后进了ICU。检查说是感染了“创伤弧菌”——一种常见于海洋生物中的危险细菌。
说实话,我以前从没意识到海边有这些看不见的风险:那么好看的海螺,可能带毒;看似普通的死鱼,也可能附着致命细菌。回想以前带小朋友光脚踩沙滩、随手捡贝壳……才意识到这些行为并不安全。
从新闻里学到了一些注意事项,记下来提醒自己:
- 一定要穿鞋!最好选能防水、防扎、包住脚趾的胶底沙滩鞋;
- 随身带个简易急救包,放碘伏棉签、无菌生理盐水、创可贴和小镊子,万一受伤可以第一时间处理;
- 最关键的是“管住手”──不直接碰任何活的海边生物;只捡干燥、空心、没有生物残留的贝壳;遇到颜色特别鲜艳(比如橙、蓝、红)或形状特殊(如锥形、带螺盖)的海螺,坚决不碰;
- 不捡破损的贝壳,边缘可能非常锋利;
- 离开沙滩后立刻用清水冲洗双脚和双手,尤其要仔细检查孩子脚底、腿和手心有没有小伤口或扎刺;
- 万一受伤后出现红肿、发热、疼痛加剧或化脓,立即就医,并主动告诉医生“是在海边受的伤”。
以后带小朋友去海边得提前做好准备,多份小心,才能玩得更安心。